• 员工情怀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员工情怀

    读书 ,很远 ,又很近

    发布日期:2023/12/15 11:22:11   |   浏览次数:8416   来源:邓丰庆/特力集团

            9月22日举办的尊龙凯时首期读书会 ,让我们聆听了多位“大咖”分享的读书经历 ,让大家享受了一场读书盛宴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回过神想想 ,自己好像很长时间没读书了 ,但又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读书 。

    冰心曾说过 :“一谈到读书 ,我的话就多了 !”但现实的我们却并非如此 。不信 ?你可试着跟朋友 、同事谈谈读书话题 ,几乎没多少共同语言 ,甚至把话题聊“死”了 ,而且还送你一个白眼 :“会不会聊天啊 !”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 ,并非一日之“功” 。

    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 、互联网及手机的快速普及 ,传统书籍受到很大的冲击 。据调查 ,每位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150次手机 。换言之 ,除了8小时休息时间外 ,每人平均6分半钟查看一次手机 。假设一条资讯是100个字 ,如果每天看100条资讯 ,一个月便是30万字的阅读量 。如果把这些时间用在阅读上 ,就可以在一个月内轻松读完40万字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看手机查电子资讯 ,刷抖音 、小红书 、朋友圈……当然需要 ,但也要适可而止 。毕竟 ,“鸡汤”喝多了容易消化不良 。长此以往 ,吴下阿蒙也不会令人刮目相看 !

    60 、70后的人 ,多会珍惜读书的机会 ,那时读书也是多数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正如尊龙凯时首期分享会中某位领导谈到 ,他小时候只有课本 ,没有其他课外书可读 。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后的今天 ,读书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太自由” ,自由到很多人几年都没有完整读完一本书 。

    回想我这几年的阅读经历 ,也算是有持续吧 ,但阅读量严重不足 。究其原因 ,有很多方面 ,其一是因为小孩年幼 ,每天精力处于透支状态 ,很难再抽时间阅读 ,正如朱自清在《儿女》中所述 :“若是雨天或礼拜日 ,孩子们在家的多 ,那么 ,摊开书竟看不下一行 ,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的事 ,也有过的 。”其二是除去照顾家庭外所剩无几的时间 ,只能应付亲朋好友之间的来往 ,正如胡适先生所言 :此身非吾有 ,一半属父母 ,一半属朋友 。

    这两年 ,小孩年龄稍长 ,我的“自由”支配时间自然就多了 ,也逐渐“恢复”了以往的阅读习惯 ,即使工作日白天没空读书 ,晚上睡前还是可以挤出时间读一会儿 。阅读 ,让我更加了解自己 ,了解他人 ,了解世界 。

    读书就是读自己 。当你捧着一本书读到尽兴处 ,你会发现 ,书中的每个故事 ,每个情节 ,每个鲜活的人物 ,与自己的生活极其相近 ,仿佛是你的亲身经历。因此 ,有时你的心跳会加快 、拳头会攥紧 ,有时你的鼻子会酸 、眼眶的泪水会打转……

    读书就是读作者 。一部作品,倾注了作者的心血 ,也深深印刻着作者的历程和情感 。就以鲁迅的作品来讲 ,有人说 ,没读过鲁迅作品的人会质疑鲁迅的光环 ,而读过他作品的人 ,则叹息人们对他的轻视 。余华评价鲁迅的语言“就像子弹穿越了身休 ,而不是留在了身体里” 。在学生时代读书时 ,我们常常因为刻板教学 ,而对鲁迅和他的作品敬而远之 。如今在社会摸爬滚打多年后再读鲁迅 ,才深深感受到他批判之犀利 ,直指人性的弱点 ,体会到他早已为我们种下的悲悯 ,以及跨越时代的共鸣 。难怪有人感叹 :“成年人的艰难 ,从突然读懂鲁迅开始 。”在这个碎片化阅读泛滥的时代 ,在这个人云亦云的社会 ,重读鲁迅 ,或许能让我们拥有一双更加明亮的眼睛 ,看见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 。

    读书就是读世界 。书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让我们以最低的成本了解世间万物 。从古到今 ,从现在到未来 ,从国内到国外 ,从天文到地理……文学 、艺术 、科学 、哲学等各种领域的知识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我们可以在书中遇见不同的人和事 ,不同的思想 ,不同的生活方式 ,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 ,启发我们的思考 ,开阔我们的眼界 ,启迪我们的思想 。通过阅读 ,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 ,从而在生活的旅途中不断成长 、不断进步 。

    读书,就在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