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资讯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资讯

文化深圳的精彩崛起

发布日期:2015/5/13 9:12:44   |   浏览次数:6705   来源:《深圳特区报》5月13日A01版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翁惠娟

五月的深圳 ,迎来第11届文博会 。

11年前 ,文博会在这片改革开放的沃土上应运而生 。时光如白驹过隙 ,文博会已然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缔造了“政府投入1亿多而累计成交额超过一万亿元 、实现文化出口额达一千亿元”的文化奇迹 。

文化奇迹的产生 ,并非偶然 ,也绝非个案 ,而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城市 ,沿着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的轨道砥砺前行 ,又不忘仰望星空 ,终逐梦成真 。

2003年 ,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立市”战略并坚定推行至今 ,而过去5年 ,是文化强市渐入佳境的5年 ,是文化深圳精彩崛起的5年——这座缺乏文化底蕴与文化根基的城市 ,展现出郁郁葱葱的“文化绿洲”气象 ,正跃升为文化创意勃发之城 ,伫立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沿 ,有着“国家立场 、深圳表达”的雄心壮志 ,更有着先行先试 、敢闯敢干的先锋姿态 。

深圳 ,一座生机勃发的城市 ,因为文化的力量 ,赋予了世人观察她的一个新角度 。

文化流动 ,创造巨大的“文化增量”

没有秦砖汉瓦 ,一个没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可以拥抱灿烂的文化吗 ?

近来 ,有一个观点得到不少有识之士的认同——“看上千年的文化到西安 ,看上百年的文化到上海 ,而看几十年的文化到深圳” 。

那么 ,到深圳看什么文化 ?

深圳的文化 ,并非因循着“文化积淀论”的思路 ,显现于博物馆中的瓶瓶罐罐 ,而是渗透于城市中的点点滴滴 。换而言之 ,文化于深圳 ,是一种生动鲜活 、变动不居的景象 ,文化精品迭出 、学术睿智泉涌 、文明浪潮波澜壮阔 、文化产业百舸争流……

对此 ,媒体形象地描述 :这片曾被戏称为“文化沙漠”的土地 ,长满了“庄稼” !

郑玉姣是民间阅读组织深圳读书会的一员 ,最近在参加世界读书日活动“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对话全民阅读”沙龙时 ,获赠了一本新鲜出版的书《文化深圳大数据》 。

在书的封面上 ,她读到这么一段话 :从书中的一个个数据 ,我们不仅可以窥见深圳文化的繁荣 、文化的价值 ,也能看清深圳文化的气质 。仔细翻阅后 ,她感慨万千 ,“真没想到 ,深圳文化发展已达到这样规模 ,光看目录就很震撼” 。

让郑玉姣“没想到”的一系列数字 ,印证的正是深圳的文化增量 。

“当今世界 ,国与国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文化竞争,不仅是文化存量之间的竞争 ,更是文化增量之间的竞争 。”深圳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王京生认为 ,作为新兴城市 ,深圳文化积淀是薄弱的 ,然而 ,文化发展不仅只是一种方式 。文化是流动的 ,人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 ,流动的人群是流动文化的承载者 ,“文化的流动与发展的特性 ,决定了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生存 ,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因此 ,衡量一个城市文化流动的能量 ,检验其发展状态 ,关键是看这种文化能否有自我创新的机制。”

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时代 ,深圳文化因流动和创新而生机勃勃 ,经由文化观念的创新 、文化机制的改革 、文化活力的释放 ,为城市“立”起了全新的文化格局 ,创造了让人惊叹的“文化增量” 。

“文化增量” ,体现在文化事业中 。深圳读书月已举办15届,举行了4000多项阅读活动 ,迄今参与读书月活动的市民达1亿多人次 ;深圳人均购书量连续24年保持全国第一 ,常住人口每人每年进图书馆两次以上 ;市民文化大讲堂10年举行800多场讲座……

“文化增量” ,呈现在文化产业中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十年增十倍 ,年均增速达25%;2014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实现1560亿元 ,占全市GDP的9.8% ;深圳工业设计占全国份额60% ,黄金珠宝占国内60%以上市场份额 ;54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星罗棋布……

“文化增量” ,显现于文化精品创造中 。深圳迄今有45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音乐工程”每年推出800多首原创歌曲 ,“影视工程”推出电视剧4000集 ,每年出版100多部文学书籍叫响“文学之城” ,文艺精品获国家级以上大奖近2000项……

“文化增量” ,融合于城市文明中 。深圳连续四次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12届关爱行动举办两万多项爱心活动吸引千万市民与爱同行 ,深圳人21年无偿献血535吨 、人均捐赠额全国第一 ,深圳成为“全国当之无愧的最慷慨城市”和暖意融融的爱心之城……

一个个数字 ,显示的是文化实力与竞争力 ,同时昭示了一座城市崭新的文化发展路径 :深圳的文化影响 ,并不完全依赖于原有的文化资源 ,相反 ,她在多年间的新鲜的文化创造大放异彩 。对于过去5年如是 ,对于未来发展亦然 。

文化民生 ,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

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 ,如何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 ?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 ,“保障公民经济 、文化 、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写进公报 。在“文化”之后加上“权利” ,而非多年使用的“权益” ,明确用法治化形式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 ,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突破 。

其实 ,循着“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方向 ,深圳率先探路已有15年 。

“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深圳在2000年举办首届读书月时提出的理念 ,体现了深圳在文化治理中的观念创新 。该理念从读书月出发 ,逐渐扩大影响 ,成为实现民生文化福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成为深圳文化发展的一种战略 ,进而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时入选“深圳十大观念” 。

深圳人对“实现市民文化权利”观念的认可 ,不仅是因为其理论创新意义上的“高大上” ,更在于其在造福民众中的“接地气” 。

在深圳 ,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对市民意味着“权利” ,对政府意味着“义务” 。“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理念的提出与践行 ,让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从政府的“权力为大”转化到市民的“权利为重” ,权力为权利服务 ,充分体现了一种进步 。

在过去5年 ,深圳坚持以“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先进文化观念指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出实在的惠民工程 、多样的利民举措 、丰富的便民活动 ,使每个市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 、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 、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和文化选择的权利 。

如何共享文化成果 ?深圳在全国率先实行美术馆 、图书馆 、博物馆 、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向公众免费开放 ,推进了文化权利均等化 。基层文化设施扎实推进 ,“十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 ,市民在家门口即可享用各种文化设施与文化服务 。“两城一都”建设为文化享受权利提供了便捷条件——“图书馆之城”建设方面 ,目前拥有各级公共图书馆640多个,自助图书馆200台 ,市民尽享阅读便利 ;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达2823万册 ,人均藏量2.25册 。“钢琴之城”建设方面 ,钢琴正在成为深圳文化艺术的代表性标志 ,普及率达每百户家庭9.1台 。“设计之都”建设方面 ,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 ,拥有设计从业人员30多万名 。

如何参与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不是让市民被动观看 ,而是鼓励市民全面参与 ,形成“我是主角”的公民意识 。如今 ,全市每年开展的送戏 、送电影 、展览等文化活动近2000场 ,各类广场文化活动1万余场次 ,受益观众超过600万人次 。25家博物馆 、381个文化广场 、众多的书城书店绽放在城市文化地图上 。深圳读书月 、市民文化大讲堂 、社科普及周等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花开四季 。

如何开展文化创造 ?深圳不仅拥有文学工程 、音乐工程 、影视工程等产生精品力作的文化创造环境 ,还为不同层次的文化创造提供舞台 。全市已有2000多个社区群众性文体社团 ,正式注册的民间文化社团有200多个 ,在全国名列前茅 。

如何享受文化创造成果受保护的权利 ?2014年 ,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1646件 ,连续11年居全国各大中城市之首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6.7件 ,居全国各大中城市首位 。

对文化权利的保障有力还体现在资金投入中 ,近年来 ,除基本建设投资外 ,市 、区两级财政逐年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日常经费的专项投入 ,年均超过6亿元 。深圳宣传文化基金运行近20年来 ,“以项目为管理对象 、以资产为管理核心 、以绩效为管理手段”的创新模式 ,保证了各种公益文化项目的创意和品质 。

“午后从莲花北村出发 ,在浓厚树荫下悠闲地走过莲花山 ,再穿过音乐厅 、图书馆 ,来到中心书城——这个角度的深圳 ,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迷人的城市媲美 。”

这是一位网友关于深圳文化景观的感性留言 ,深圳在寸土寸金的CBD打造一个庞大的文化院落 ,正是“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所涵养催生的。

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是深圳在文化路上的“先行先试” ,多年来从理论到实践的坚定探索中 ,这座改革开放之城在文化发展中的探寻以及所留下的清晰印记 ,也成为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铿锵足音 。

文化自强 ,追逐城市的“文化梦想”

深圳 ,蕴含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走向繁荣富强的梦想 ,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 ,有怎样的“文化梦” ?

在2012年3月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中 ,我们看到了对“文化强市”的描述——实现城市精神凝聚力更强 、文艺精品创造力更强 、公共文化服务力更强 、文化产业竞争力更强 、改革创新引领力更强 、国际文化影响力更强……去年提出的“深圳文化十大愿景”更明确 ,要“以国际一流城市参与国际文化交流 ,并在交流中形成文化话语权 ,展示城市文化鲜明特色” 。

因为这样的文化梦 ,深圳有着高度的文化自觉 ,有着强大的文化自信 ,也有着不断升级的文化自强路径 ,更有着把梦想转化为现实的坚守与探索 ,追梦的脚步 ,从未停歇 。

去年9月22日晚 ,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宴会厅里 ,费城交响乐团奏响《人文颂》 ,一部大型儒家文化合唱交响曲 ,来自中国深圳 。

一个是享誉世界的百年交响乐团,一个是饱含人文精神的中国当代交响乐作品 ,两者的和谐交汇 ,以西方合唱交响乐形式融入中国古老音乐元素 ,以仁义礼智信为各乐章名称 ,歌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以及中华文化中不朽的人文精神 。联合国副秘书长南威哲在致辞中说 ,《人文颂》所阐释的 ,既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 ,也代表联合国追求的最高价值 ,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

这是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亦是民族立场的“深圳表达” 。在过去5年 ,这样精彩的“深圳表达”次第绽放 。

文艺精品 ,成为深圳充满张力的生动表达 。原创的《走向复兴》 、《迎风飘扬的旗》《我们的信仰》等主旋律精品成为深圳新时期的“音乐三部曲” ,与《春天的故事》 、《走进新时代》一脉相承 ,都是深圳对时代精神的精彩解读 、对国家命运深刻思考的艺术表达 ,丝丝入扣契合着中国发展节拍 ,唱响大江南北 。

全民阅读 ,成为深圳赢得尊重并享誉全球的一个品牌 。2013年10月21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为深圳颁发“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证书时说 :深圳是全球唯一获得这个荣誉的城市 ,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对于全民阅读的重视和热爱 。显然 ,这个荣誉在国内 ,代表的是深圳市民热爱读书 ,放在国际上 ,就是代表了中国人民热爱读书的形象 。

强大的文化产业 ,是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 ,深圳勇当“排头兵” 。第十届文博会迈上新台阶 ,总成交额 、文化产品出口额分别达2325亿元 、161亿元 ;深圳文交所实现交易额数百亿元 ;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22个项目逾20亿元 ;去年1月 ,随着深圳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揭牌 ,第四个国家级文化平台落户鹏城 ,深圳文化产业发展从“三驾马车”跃升为“四轮驱动” 。 如今 ,深圳承载了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量六分之一 ,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的“桥头堡” 。近年来 ,腾讯 、华强 、华侨城 、雅图等一批文化龙头企业 ,探索出“文化+科技” 、“文化+创意” 、“文化+旅游” 、“文化+金融”等深圳模式 ,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创新力和竞争力 。

城市推崇文化 ,文化改变城市 。一次次生动的“深圳表达” ,是文化与城市相互激荡的结果 ,文化也逐渐成为深圳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今天的深圳 ,让许多人心向往之 ,向往的绝不仅是经济的发达 、环境的美好 ,还有这里的创新气质 、先锋观念 、包容精神 、关爱氛围 。这一切 ,皆与文化有关 。

在文化路径的选择上 ,深圳积极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探路 ,打造创新型 、智慧型 、包容型、力量型城市主流文化 ,正是在路径上 、内涵上寻找一种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文化,努力成为“文化强国”的生动实践 。

文化强 ,则深圳更强 。

深圳 ,是一座在文化上有伟大抱负和崇高追求的城市 ,在中国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道路上 ,深圳将继续先行先试 ,打造文化深圳 ,彰显这座改革开放之城的先锋姿态 、赤子情怀 ,让城市因文化而更具魅力 ,更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
      原文链接 :